在锌电解过程中,中性浸出液中氯离子浓度较高时,需要对中性浸出液进行脱氯处理,目前,我国75%以上的锌是采用湿法炼锌工艺生产出来的,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溶液的净化是至关重要,其中的铜、镉、钴、镍、氟、氯等有害杂质必须净化至允许含量之下; 其中,氯离子的存在影响锌电积过程的正常进行,不仅使铅阳极腐蚀加剧,造成电积作业剥锌困难;而且铅阳极电耗增加,还导致阴极锌含铅升高;电极槽上空氯升高,使操作条件恶化,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按照其工艺要求,电解时锌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应控制在200mg/l以下,方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否则会给锌的电积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锌电积电效和电锌产品的质量。 长期以来含氯的锌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净化分离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硫酸银沉淀法,硫酸银沉淀法是往含氯溶液中添加硫酸银,使其与氯离子作用,生成难溶的氯化银沉淀;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除氯效果好,但因银盐价格昂贵,银的再生回收率低,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应用。 铜渣除氯法,铜渣除氯法是基于铜及铜离子与溶液中的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难溶的氯化亚铜沉淀,然而要使溶液中的氯离子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必须使铜及铜离子建立一个平衡点,在实际生产中铜渣因堆放的时间长短不一,致使海绵态的铜和氧化态的铜平衡点很难建立 用树脂产品对锌电解液进行了除氯研究,当锌电解液的初始氯含量为1.36 g/L时,经一级离子交换后的除氯效率为31.74%。 当再生的液固比为4∶1,再生液中SO42-浓度为250 g/L时,失效树脂的再生率为83.40%。静态交换实验结果表明海普树脂产品从锌电解液中除氯的动力学较为符合颗粒扩散控制。 |